飘逸行草结合庄重经文是不是更有历史感?该贴规格纸本,册,行书,纵28.2厘米,横39.7厘米。
释文:
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背景历史
《紫金研帖》为米芾与苏轼交游的珍贵纪录。1101年苏轼从海南岛返回江南,专程到真州(江苏仪征)拜访米芾。这是两人久别之后的重逢,米芾拿出心爱的谢安《八月五日帖》希望苏轼题跋,离开时苏轼还借走了米芾珍爱的文房紫金砚。一个多月后,苏轼卒于常州,后人准备以此砚石一起陪葬,米芾闻讯希望能够追回这方名砚。
米芾与苏轼相差十四岁,两人交往的时间长达二十年。两人的友谊可以追溯到元丰年间(1078-1085),当时苏轼就对米芾的书法诗文称誉有加;之后苏轼虽在仕途上屡遭贬谪,不过两人仍时常以诗文往还,而他还曾亲自拜访米芾位于润州(江苏镇江)的居所。1101年夏天,苏轼特别在真州避暑游历,却因贪图凉爽不幸受到风寒,米芾亲自赠送药材。然而,不幸的是苏轼于当年病逝,结束了两人近二十年的情谊。
宋人品鉴砚的著述繁杂,如苏易简《砚谱》、米芾《砚史》、高似孙《砚笺》、不著撰者《砚谱》等。多数集中於端、歙砚的品评,尤以端石为上。故米芾视紫金砚为人间第一,乃标榜其与众不同的眼光与品味。
紫金石产于青州(今山东),米芾晚年得之,与其家藏右军砚相同,并认为尤胜端、歙砚,评为人间第一品。苏轼卒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廿八日,故此帖书于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