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
《自书告身帖》,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然疑为伪托。共386字。书法苍劲谨严,结衔小字亦一丝不苟,清淡绝伦。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此帖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是后人学习楷书不可多得的良范。原迹现在日本。- 0
- 0
- 1.9k
-
-
唐-颜真卿《争座位帖》行书草书
《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古诗。 《争座位帖》与颜的《祭侄文稿》、《祭伯文稿》被合称为“颜书三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并称为“行书双璧”。此稿信笔疾书,苍劲古雅,为世所珍。 《争座位帖》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北宋长安安师文以真迹模勒刻石(此本被称为“西安本”),因摹刻精…- 0
- 0
- 1.7k
-
唐-颜真卿《楷书竹山堂连句》
公元774年(唐大历九年)三月,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朋友潘述家的“竹山堂”中与部属李萼、陆羽、释皎然、陆士修、韦介等人聚会饮宴,席间吟诗,每人依次各作两句,相联成篇,是为《竹山堂连句》。后传为颜氏书录,时颜氏66岁。 此书原装裱形式是整幅,后割裱成册,几近百衲,章法已破。颜氏书法一般都是横画细,竖画粗,雄强博大,气势磅礴,楷书墨迹首推《自书告身》,清雄严谨。而此书横、竖用笔毫无变化,无粗细之别,…- 0
- 0
- 912
-
唐-褚遂良<摹兰亭序>(全卷)行书纸本24X88.5m
兰亭序有众多版本,该版本是唐代书法大家褚遂良临摹作品,看截图介绍,学习行书必备书贴 截图介绍: 其中,全卷之中提拔有很多,光是提拔就足够书法爱好者去欣赏了~ 下载链接:- 0
- 0
- 1.3k
-
唐-颜真卿 《祭伯父文稿》
《祭伯父文稿》又称《告伯父文稿》,全称《祭伯父濠州刺史文》。自署书于乾元元年(758年) ,行草书,文稿一篇。凡36行,计410字。原刻早佚,见宋《甲秀堂帖》本。 唐-颜真卿 《祭伯父文稿》- 0
- 0
- 1.8k
-
颜真卿:书法碑拓总合集《颜家庙碑》原刻
《颜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是颜真卿为其父亲颜惟贞镌立,撰文并书,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篆额。镌立于唐建中元年(780年),碑高338、1厘米,宽176厘米。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碑侧各六行,行五十二字。碑后有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准重立时的跋文。原碑现藏西安碑林。- 0
- 0
- 2.2k
-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卷(全卷)纸本27×160辽博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冷峻而富雄伟、严谨自偕挺拔,气势横贯始终,一气呵成,转折自如,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气定神闲、节奏明快,毫不拖泥带水的气质。 这种气质是属于一流大家的,不是一般作伪者能模拟出来。作伪者能模拟出笔法形态,但模拟不出快速书写而法度自存的功力。 即使《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是摹本(其实基本可以不做此想,因为透过最高仿真还原度的“法帖3.0”版本,我们丝毫找不出双钩填色的蛛丝马迹,反而锋毫高速…- 0
- 0
- 1.6k
-
唐代-欧阳询:行书《仲尼梦奠帖》
《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仲尼梦奠帖》释文以“仲尼梦奠”开头,共七十八字,文字叙孔子梦奠之事, 有佛教无常、报应之意。无款印。 《仲尼梦奠帖》书法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 《仲…- 0
- 0
- 1.1k
-
-
唐代-欧阳询《皇甫诞碑》宋拓
唐于志宁撰文,唐欧阳询书。此碑现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碑额篆书“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557年~641年)早年所书,另有一说《皇甫诞碑》刻立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50年)。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 0
- 0
- 2k
-
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单字版
之前业余没事的时候写了一个程序脚本,可以把碑帖按照某种设定切片成矩形,我做单字的目的是让大家更专注的研究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法,中国汉字从不同的纬度去统计,那么可以达到几万字。但是常用3000字就可以涵盖99%的日常所用和读书所见。所以,一天研究两三个字的写法,那么两三年你就是书法达人啦! 但是,怎么去筛选这常用的三千单字,我觉得不需要刻意的去寻找,只要把古碑帖中所有的文字单独提取出来,按照碑帖来划分…- 0
- 0
- 5.3k
-
唐代-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楷书碑拓下载,学习书法好帮手
原版楷书《雁塔圣教序》碑拓字帖下载,学习楷书 必备资源。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两块石刻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18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的代表作,书后六年即去世,也可说是…- 0
- 1
- 2k
-
《游春图》-隋唐-展子虔高清书画资料下载
单看游春图中的书法题跋就足够吸引你了 刚硬坚毅的行楷笔体,哪怕用钢笔临摹学习,效果也是很棒的。 隽秀小楷和小草书题跋,多么美妙的文字,跟着临摹学习,很快你也能写出这么美丽的文字。- 0
- 0
- 535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讲解,附单字放大版本
当今临摹欧体字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大家似乎并不直接去学习欧体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而是直接去临摹当代书法家二田的楷书。虽然,二田书法造诣深,取法于古,继承欧体,但是并不是真的欧体字,可以说是自成一家的田体字。那么这篇文章就介绍真实的《九成宫醴泉铭》,并给出一些简单的笔法讲解,通过一些扣字例证,可见一斑。也希望各位书友能从中收获。 文中讲解的字,是来源于切片后的《九成宫醴泉铭》单…- 0
- 3
- 8.6k
-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原碑与拓片对照
众多的书法学习人群中,从唐楷褚遂良作品《雁塔圣教序》开始临摹学习的不在少数,今天给大家介绍该碑帖的质地如何,从图片的对比可见,习字碑帖和原碑是百分百还原的,文中有该原碑帖的下载地址,也有历代书法全集的下载地址。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两块石刻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18行,行42…- 0
- 0
- 2.7k
-
唐代-张旭-草书合集《古诗四贴》
草书字帖欣赏《唐张旭古诗四帖》,苏州“艺石斋”拓本原件扫描书法图片18张。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资料下…- 0
- 0
- 2.2k
-
唐 张旭 李清莲序草书(拓本玄)27×541高清
张旭草书《李清莲序》,录于《大槟堂法帖 》,喜欢草书的书友可以在本文末尾下载。 资料赏析: 张旭的书法得其舅舅陆彦远亲授,他曾说:“自智永禅师过江,楷法随渡。永禅师乃羲、献之孙,得其家法,以授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子彦远,彦远仆之堂舅,以授余。” 张旭认为学习书法要“工若精勤,悉自当为妙笔”。“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谓口传手授之诀,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古人常说:“凡诸艺业,…- 0
- 0
- 1.9k
-
唐代- 陆柬之-行书《文赋》
文赋的行书风格,让我想起了赵孟頫。大家看看是不是和《洛神赋》很像呢?文笔流畅,线条优美,真的很喜欢! 我们都知道,在唐代的书法领域几乎就是楷书与草书的天下,而这两种书体似乎也更符合我们心目中的大唐的形象。其实,虽然其他书体在唐代比较少,但也不代表没有。比如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位书法家陆柬之便是一位以行书见长的唐代书法家,他的行书有"大唐第一行书"美誉。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位陆柬…- 0
- 0
- 1.5k
-
唐代-虞世南-楷书《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馀姚人,是由隋入唐的初唐四大书家之一。自幼跟智永和尚习书法,所谓”深得山阴真传”,就是指他深信王羹之的笔法。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器重。唐代自文宗以下,历朝皇帝都以王羲之的书体为楷模。太宗曾“以金帛赐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虞的书法,继承多于创造,加上虞世南博学卓识,坦诚忠直,故而深得宠幸。太宗誓言远学王羲之,近学虞世南,足见其影响力。“虞体”后世评…- 0
- 0
- 1.4k
-
唐代-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卷》
《兰亭序》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51岁时的得意之笔,记述了他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稧事也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边,乘带酒意,挥毫泼墨,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 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王羲之因此也被后世尊为“书圣”。后人在研究其书法艺术时赞誉颇多:“点画秀美,行气流畅”,…- 0
- 0
- 1.2k
-
唐代-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宋拓高清书画资料
《李思训碑》是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北海)的代表作。公元720年立,李邕撰文并书。铭文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现存陕西蒲城,已残。有拓本传世。 明杨慎在《杨升庵集》中云:“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 明王世贞评:“李北海(书)翩翩自肆,乍见不使人敬,而久乃爱之,如蒋子文佻达好洒丹青,竟为神也。”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若唐碑则怀仁所集之《圣教序》,不复论。外此可学,犹有三碑:李北海之《云麾将军…- 0
- 0
-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