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绢本26.5×663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 虽然作品蕴涵了妇女应当遵守的道德信条,但是对上层妇女梳妆妆扮等日常生活的描绘,…- 0
- 0
- 790
-
北魏 张猛龙碑之一(原色法帖)
《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 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无书写者姓名,碑阳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列。额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三行十二字。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向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 为正宗北碑书体。碑石在山东曲阜孔庙。书法劲健雄俊。清杨守敬评其:“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沈曾植评:“此碑风力危峭,奄有钟梁…- 0
- 0
- 745
-
北魏 董美人墓志 魏碑
追思董美人生平事迹的随葬刻石。董美人(公元578年--公元597年),隋文帝四子蜀王杨秀的妃妾,汴州人士,名、字不详。董氏于开皇十七年病逝,终年十九岁。杨秀对其感情颇深,遂撰文哀悼,刻为墓志随葬。墓志于清代嘉庆年间在陕西兴平县出土,楷书21行,行23字,被称为《美人董氏墓志铭》,又称《董美人墓志》。原石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毁于兵燹。拓本流传稀少 书法价值 隋人书法,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朝新…- 0
- 0
- 1k
-
北魏 张猛龙碑 明拓
《张猛龙清颂碑》立于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五二二),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山东曲阜孔庙中,有额有阴,碑文记颂魏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功绩,碑阴为题名.楷书二十六行,行四十六字,是魏碑后期佳作之一。碑文书法用笔方圆并用,结字长方,笔画虽属横平竖直,但不乏变化,自然合度,妍丽多姿。碑文中的“冬温夏清”四字被认为是鉴别有关张猛龙碑古拓、今拓、原拓、翻拓的重要依据。据说有些古人拓碑,每拓一次之后…- 0
- 0
- 2k
-
-
北魏 《司马绍墓志》
笔法刚劲有力,不愧有魏晋风骨。 《北魏司马绍墓志》全称“魏故宁朔将军、固州镇将、镇东将军、渔阳太守、宣阳子司马元兴墓志铭”。北魏永平四年(511)十月十一日葬。志文十七行,行二十二字。 原石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土于河南省孟县,后佚。嘉庆(1796-1820)初年,汤铭摹刻置孟县县学侧乡贤祠,世方有翻刻本。 国家图书馆所藏。此拓系翻刻本中之最精者。顾千里(广圻)藏拓。拓本为整幅,高五八.五厘…- 0
- 0
- 1.2k
-
-
-
晋-王献之-中秋帖手卷(全卷)纸本27X11传世名帖
晋代王献之书法手卷《中秋帖》全图,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为晋王献之书 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行书3行,共22字,释文: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无署款。- 0
- 0
- 2.1k
-
晋-陆机《平复帖》章草经典
《晋陆机平复帖》为《历代名帖宣纸高清大图》系列丛书之一。章草,但无挑波,和《淳化阁》所收卫瓘《顿首州民帖》体段相近,大约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实用书体。牙色麻纸本。纵23.7厘米,横20.6厘米。《平复帖》是现存最早的传世墨迹。内容是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此帖之字奇幻难读,当不是偶然现象。通篇使用秃笔书写,笔法质朴老健,笔画盘丝屈铁,结体茂密自然,富有天趣。启功先生曾有诗说:“十年遍校流沙简,《平复》无渐…- 0
- 0
- 895
-
西晋 索靖《月仪帖》章草拓本35×417
《月仪帖》传为西晋书法家索靖所书,是章草名帖。我们今天见到的是《邻苏园法帖》拓本,纵32厘米。《月仪帖》为书信文例,按月令书写。但传至今日,该拓本已缺四至六月,计18页。 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龙勒(今甘肃敦煌)人。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敦煌五龙之一。索靖善章草,传张芝之法,其书险峻坚劲。其章草书,自名“银钩虿尾”。时人称“瓘得伯英之筋,靖得伯英之肉。”索靖章草自成一家,唐张怀瓘…- 0
- 0
- 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