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历代碑帖/字帖书法资源下载
为了您的书法学习事半功倍,为了您的书法学习更加专注,请您仔细阅览本文。 无论您是书法爱好者,还是书法大家,研习历代名家书法作品是必经之路。 碑帖一部一部的下载,性价比低而且麻烦,如果您需要大量的碑帖资源去借鉴,学习,或者欣赏,购买本书法资料合集是明智的选择。 购买地址: 点我购买历代碑帖 >> 一次购买,永久拥有,再也不用去网上到处拼凑那些模糊不清的截图了! 类别 大小 张数 格式 历…- 0
- 0
- 2.7k
-
隋 索靖《出师颂》章草书(全卷)
《出师颂》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1945年后失散民间。 纸本 21.2x127.8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0
- 0
- 640
-
-
晋-王珣 《伯远帖》草书
晋代王珣行书真迹《伯远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列希珍之宝。 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珣,字元琳,幼时小字法护,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 0
- 0
- 1.3k
-
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 行书 结体 在结体上,《祭侄文稿》打破了晋唐以来结体茂密、字形稍长的娟秀飘逸之风,形成了一种开张的体势,结体宽博,平正奇险。 一是宽郎舒展,外紧内松。字中戈挑多不挑出,而作断竹一顿,如“岁”、“戊、戌、贼、我”、“残”、“哉”等字。这正是颜字内放外收的典型之处。 二是多横向展势,左右偏旁或相向、或相背、或同向。尤其是相对的边竖,使传统的内弧相背为外弧相向形。如“蒲州、丹…- 0
- 0
- 1.1k
-
-
唐代-颜真卿《多宝塔碑》楷书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此碑共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内容主要记载了西京龙兴寺禅师楚金创建多宝塔之原委及修建经过。整体秀美刚劲,清爽宜人,有简洁明快,字字珠玑之感。用笔丰厚遒美,腴润沉稳;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 0
- 0
- 1.9k
-
-
唐-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
《自书告身帖》,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然疑为伪托。共386字。书法苍劲谨严,结衔小字亦一丝不苟,清淡绝伦。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此帖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是后人学习楷书不可多得的良范。原迹现在日本。- 0
- 0
- 1.9k
-
-
唐-颜真卿《争座位帖》行书草书
《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古诗。 《争座位帖》与颜的《祭侄文稿》、《祭伯文稿》被合称为“颜书三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并称为“行书双璧”。此稿信笔疾书,苍劲古雅,为世所珍。 《争座位帖》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北宋长安安师文以真迹模勒刻石(此本被称为“西安本”),因摹刻精…- 0
- 0
- 1.7k
-
乙瑛碑 明拓-故宫博物院藏-隶书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名《孔庙置守庙百石孔龢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刻,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乙瑛碑 乙瑛碑(3张) 与《礼器》、《史晨》并称“孔庙三碑”,历为书家所重。 资料信息: 分辨率:300DPI 尺寸:33.13x29.04厘米 像素:3913x3430PX 文件大小:984MB 格式:tif 下载信息:- 0
- 0
- 1.5k
-
唐-颜真卿《楷书竹山堂连句》
公元774年(唐大历九年)三月,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朋友潘述家的“竹山堂”中与部属李萼、陆羽、释皎然、陆士修、韦介等人聚会饮宴,席间吟诗,每人依次各作两句,相联成篇,是为《竹山堂连句》。后传为颜氏书录,时颜氏66岁。 此书原装裱形式是整幅,后割裱成册,几近百衲,章法已破。颜氏书法一般都是横画细,竖画粗,雄强博大,气势磅礴,楷书墨迹首推《自书告身》,清雄严谨。而此书横、竖用笔毫无变化,无粗细之别,…- 0
- 0
- 912
-
唐-褚遂良<摹兰亭序>(全卷)行书纸本24X88.5m
兰亭序有众多版本,该版本是唐代书法大家褚遂良临摹作品,看截图介绍,学习行书必备书贴 截图介绍: 其中,全卷之中提拔有很多,光是提拔就足够书法爱好者去欣赏了~ 下载链接:- 0
- 0
- 1.3k
-
东汉《张迁碑》 隶书-明初拓本
《张迁碑》又名《张迁表颂》,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是东汉晚期佚名书法家书丹,东汉碑刻家孙兴刻石而成的一件隶书书法作品。此碑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现收藏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 《张迁碑》篆额题“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额字独呈扁形,书意在篆隶之间;碑阳正文15行,行42字;碑阴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碑文。此碑是谷城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张迁之功德而立,铭…- 0
- 4
- 1.7k
-
唐-颜真卿 《祭伯父文稿》
《祭伯父文稿》又称《告伯父文稿》,全称《祭伯父濠州刺史文》。自署书于乾元元年(758年) ,行草书,文稿一篇。凡36行,计410字。原刻早佚,见宋《甲秀堂帖》本。 唐-颜真卿 《祭伯父文稿》- 0
- 0
- 1.8k
-
东汉 曹全碑 明初拓 故宫藏本高清
《曹全碑》在隶书的诸多风格品类中,是典雅秀美一路者,在技法上以精到整饬胜。对于学习隶书的朋友来讲,选该碑作为范本应该是正确的。 此碑的艺术风格以秀为主,同时又极具骨力,在临习时,就应表现其挺拔的一面。点画宜写得丰润,避免枯瘠。行笔多提按顿挫,笔势圆熟潇洒,用笔不宜过于涩滞,用墨不宜太干。结构方面应注意其重心变化规律,疏朗和紧密相映成趣,结构变化力求丰富。在笔的选择上,宜采用羊毫笔,这样可较好地表现…- 0
- 1
- 1.9k
-
颜真卿:书法碑拓总合集《颜家庙碑》原刻
《颜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是颜真卿为其父亲颜惟贞镌立,撰文并书,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篆额。镌立于唐建中元年(780年),碑高338、1厘米,宽176厘米。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碑侧各六行,行五十二字。碑后有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准重立时的跋文。原碑现藏西安碑林。- 0
- 0
- 2.2k
-
-
礼器碑 汉代隶书故宫博物院藏
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礼器碑》中正典雅,法度森严,飘逸而不失沉着,规整而不失畅快。笔画以瘦硬为主,粗细变化明显,尤其是部分捺画,劲健有力,干脆利落,粗与细之间形成明显反差,平正于外,奇崛于内,体势变化看似平淡,而结体细细推敲却并不简单,布局疏朗,而字字重心稳固,通篇骨力通达,神完气足。碑文字迹清劲秀雅,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 碑帖信息: 分辨率:300DPI 尺寸:17.55x32.…- 0
- 0
- 1.2k
-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卷(全卷)纸本27×160辽博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冷峻而富雄伟、严谨自偕挺拔,气势横贯始终,一气呵成,转折自如,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气定神闲、节奏明快,毫不拖泥带水的气质。 这种气质是属于一流大家的,不是一般作伪者能模拟出来。作伪者能模拟出笔法形态,但模拟不出快速书写而法度自存的功力。 即使《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是摹本(其实基本可以不做此想,因为透过最高仿真还原度的“法帖3.0”版本,我们丝毫找不出双钩填色的蛛丝马迹,反而锋毫高速…- 0
- 0
- 1.6k
-
唐代-欧阳询:行书《仲尼梦奠帖》
《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仲尼梦奠帖》释文以“仲尼梦奠”开头,共七十八字,文字叙孔子梦奠之事, 有佛教无常、报应之意。无款印。 《仲尼梦奠帖》书法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 《仲…- 0
- 0
- 1.1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