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代-欧阳询《皇甫诞碑》宋拓
唐于志宁撰文,唐欧阳询书。此碑现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碑额篆书“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557年~641年)早年所书,另有一说《皇甫诞碑》刻立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50年)。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 0
- 0
- 2k
-
东汉 鲜于璜碑高清书画资料下载
《鲜于璜碑》,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全称为“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立于延熹八年 (165)。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碑文字体结构谨严,浑朴苍劲,含蓄沉着。以方笔为主,与以圆笔为代表的曹全碑等汉碑书体不同,为汉隶中方笔流派的典型代表,对古代碑刻与书法发展史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下载信息:- 0
- 0
- 1k
-
-
东汉 史晨前后碑 明拓 故宫数字版
史晨前后碑是东汉所立的记载鲁相史晨祭祀孔子的情况的隶书碑文。记述当时尊孔活动的情况。书法端庄严谨,为学汉隶者所取法。又称史晨前后碑。 东汉 史晨前后碑 明拓 故宫数字版- 0
- 0
- 899
-
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单字版
之前业余没事的时候写了一个程序脚本,可以把碑帖按照某种设定切片成矩形,我做单字的目的是让大家更专注的研究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法,中国汉字从不同的纬度去统计,那么可以达到几万字。但是常用3000字就可以涵盖99%的日常所用和读书所见。所以,一天研究两三个字的写法,那么两三年你就是书法达人啦! 但是,怎么去筛选这常用的三千单字,我觉得不需要刻意的去寻找,只要把古碑帖中所有的文字单独提取出来,按照碑帖来划分…- 0
- 0
- 5.3k
-
-
汉-华山庙碑 华阴本高清
华山庙碑,全称为《汉西岳华山庙碑》,简称《华山碑》,也称《延熹华岳碑》东汉石刻。东汉延熹八年(165)立。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毁于地震。碑文22行,每行38字。碑额篆书“西岳华山庙碑”。因原石被毁,传世只有四种拓本,即“长垣本”、“华阴本”(即“关中本”)、“四明本”、“李文田本”(或曰“玲珑山馆本”)。“长垣本”为河北长垣王文荪藏,现已流入日本,“关中本”是明陕西东云驹藏,又归华阴人王宏撰…- 0
- 0
- 1.5k
-
《张迁碑》明初拓本高清
《张迁碑》是东汉晚期作品,张迁碑碑文记载了张迁的政绩,是张迁故居韦荫等为表扬他而刻立的。通篇方起方收、蚕头燕尾之特点,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笔法凝练。书风端正朴茂,方劲雄浑。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沉着有力,古妙异常,厚重感。 《张迁碑》由于在笔法方面与同期汉碑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后世对其笔法往往大加诋詈: “其字颇精,惜摹不工,全无笔法,阴尤不堪。”(清万经语)所谓“…- 0
- 0
- 2.9k
-
唐代-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楷书碑拓下载,学习书法好帮手
原版楷书《雁塔圣教序》碑拓字帖下载,学习楷书 必备资源。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两块石刻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18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的代表作,书后六年即去世,也可说是…- 0
- 1
- 2k
-
钟繇小楷《荐季直表》魏晋风骨
魏晋小楷《荐季直表》,相传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书法家钟繇书于魏黄初二年(221年)的小楷代表作。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和掠夺圆明园时,这一真迹被一英国士兵夺走,后来几经转折回到国内,不幸又被小偷窃去,埋到土里,等到被挖出时已经腐烂得很厉害了,所以我们今天已无法见到真正的墨迹本《荐季直表》,幸亏有一张墨迹本的照片留存下来,还能让后人大致领略到这幅作品的面目和魏晋小楷书法的风神。 下载信息:  …- 0
- 0
- 2.6k
-
《游春图》-隋唐-展子虔高清书画资料下载
单看游春图中的书法题跋就足够吸引你了 刚硬坚毅的行楷笔体,哪怕用钢笔临摹学习,效果也是很棒的。 隽秀小楷和小草书题跋,多么美妙的文字,跟着临摹学习,很快你也能写出这么美丽的文字。- 0
- 0
- 535
-
晋-钟繇-淳化阁帖《宣示表》小楷
宣示表,故宫博物院藏,著名小楷法帖,原为三国时魏钟繇所书,真迹不传于世。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部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请下载后查看原版无损大图】 晋-钟繇-淳化阁…- 0
- 0
- 2.4k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讲解,附单字放大版本
当今临摹欧体字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大家似乎并不直接去学习欧体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而是直接去临摹当代书法家二田的楷书。虽然,二田书法造诣深,取法于古,继承欧体,但是并不是真的欧体字,可以说是自成一家的田体字。那么这篇文章就介绍真实的《九成宫醴泉铭》,并给出一些简单的笔法讲解,通过一些扣字例证,可见一斑。也希望各位书友能从中收获。 文中讲解的字,是来源于切片后的《九成宫醴泉铭》单…- 0
- 3
- 8.6k
-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原碑与拓片对照
众多的书法学习人群中,从唐楷褚遂良作品《雁塔圣教序》开始临摹学习的不在少数,今天给大家介绍该碑帖的质地如何,从图片的对比可见,习字碑帖和原碑是百分百还原的,文中有该原碑帖的下载地址,也有历代书法全集的下载地址。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两块石刻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18行,行42…- 0
- 0
- 2.7k
-
唐 张旭(芝) 《冠军帖》草书
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右图系他的草书《冠军帖》局部。该帖刻本刊于北宋《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也称《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大型法帖。该“阁帖”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出秘阁(帝王藏图书之所)所藏历代法书,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为10卷,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 唐 张旭(芝) 冠军帖草书 下载信息:- 0
- 0
- 2.5k
-
晋 王羲之《圣教序》 北宋拓超清
凡学书者,无论造诣深浅,如果走正统的路子,都会学习“书圣”王羲之的字。王羲之的字已经影响中国书法一千多年了。王羲之的书法就是中国书法文化上的一座丰碑,亦是一颗光彩绚烂的瑰宝。不论是专业学习还是业余爱好,学习王羲之书法是必经之路。学习书法若是想登堂入室,一定要从《圣教序》入门学习。然后再学习《兰亭序》。 《圣教序》全称为《释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 0
- 1
- 2k
-
-
《圣教序》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因怀仁功力精凿,又是谨慎从事,终能各尽其势,完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征,用明人王世贞的话来说,是“备尽八法之妙”,成为王字的一个大宝库。此碑于宋以后中断,传世以未断宋拓本为佳,字迹稍肥,笔锋使转处莹丝可见。 王羲之笔法精绝,笔势遒劲,字里行间流露出“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韵致,确是后世学书者难以达到的境界。我们临习此帖,先应在反复读帖的…- 0
- 0
- 1.5k
-
晋-王羲之-《十七帖》碑帖下载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页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煌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级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折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 0
- 1
- 2k
-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单字放大版本欣赏
赵孟頫为盛逸民书写的这卷《洛神赋》是赵孟頫长期临摹古人范本后融会贯通形成自己风格的代表作,笔意婉转,遒媚多姿,几近于完美的状态。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天津博物馆- 0
- 6
- 2.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