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晋 王羲之 频有哀祸 孔侍中 犹悬三帖
《频有哀祸帖》纵24.8厘米,3行,20字。行草书。为东晋王羲之所书尺牍摹本,原作久佚。存世的《频有哀祸帖》摹本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为唐代硬黄响搨、双钩廓填摹本。作品行轴线时曲时直、书体时草时行、点画时方时圆,书写风格沉雄跳宕、劲健流纵,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驾驭能力。作品。 《频有哀祸帖》以行书书写,务从简易,相间流行,为了使运笔速度较快,会把互相分离的笔画连接起来,王羲之有时用明连,即…- 0
- 0
- 1.3k
-
唐-褚遂良<摹兰亭序>(全卷)行书纸本24X88.5m
兰亭序有众多版本,该版本是唐代书法大家褚遂良临摹作品,看截图介绍,学习行书必备书贴 截图介绍: 其中,全卷之中提拔有很多,光是提拔就足够书法爱好者去欣赏了~ 下载链接:- 0
- 0
- 1.3k
-
-
-
唐代 钟绍京 小楷 小楷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
唐代 钟绍京 小楷 小楷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在线赏析和下载,超清原版Tif和jpg格式截图预览(演示图有压缩和水印处理):3张分辨率:350dpi(4K工业印刷级) 尺寸:174.89x134.88厘米 像素:13860X4016PX 文件大小:tif原版870MB+ jpg无损优化后15MB+) 有无水印:无水印 格式:tif/jpg 资源介绍: 唐代 钟绍京 小楷 小楷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 0
- 0
- 1.3k
-
-
晋-王珣 《伯远帖》草书
晋代王珣行书真迹《伯远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列希珍之宝。 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珣,字元琳,幼时小字法护,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 0
- 0
- 1.3k
-
钟繇_书法碑拓总合集 宣示表
钟繇_书法碑拓总合集 宣示表,在线赏析和下载,超清原版Tif和jpg格式 截图预览(演示图有压缩和水印处理):3张 分辨率:350dpi(4K工业印刷级) 尺寸:174.89x134.88厘米 像素:8000X3504PX 文件大小:tif原版1392MB+ jpg无损优化后24MB+) 有无水印:无水印 格式:tif/jpg 资源介绍: 钟繇_书法碑拓总合集 宣示表- 0
- 0
- 1.3k
-
-
清朝 弘一法师 金刚经全卷
清朝 弘一法师 金刚经全卷,在线下载原版Tif和jpg格式 预览图(下载后是超清无水印):6张 分辨率:350dpi(4K工业印刷级) 尺寸:174.89x134.88厘米 像素:14239X1797PX 文件大小:tif原版870MB+ jpg无损优化后15MB+) 有无水印:无水印 格式:tif/jpg 资源介绍: 清朝 弘一法师 金刚经全卷- 0
- 0
- 1.3k
-
北魏 《司马绍墓志》
笔法刚劲有力,不愧有魏晋风骨。 《北魏司马绍墓志》全称“魏故宁朔将军、固州镇将、镇东将军、渔阳太守、宣阳子司马元兴墓志铭”。北魏永平四年(511)十月十一日葬。志文十七行,行二十二字。 原石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土于河南省孟县,后佚。嘉庆(1796-1820)初年,汤铭摹刻置孟县县学侧乡贤祠,世方有翻刻本。 国家图书馆所藏。此拓系翻刻本中之最精者。顾千里(广圻)藏拓。拓本为整幅,高五八.五厘…- 0
- 0
- 1.2k
-
道德经书法《老子授经图》
此《老子授经图》卷由两部分组成:卷首为元代画家盛懋(款)白描《老子授经图》,其后为吴叡隶书老子《道德经》全文。卷后有明代胡子昂题七言诗一首、跋文一段。此纸本墨笔卷,经项元汴、张伯骏、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老子授经图》[1] 左下角落元盛懋款,说明此卷当时以画而收藏,但经考证此款系后添,非盛氏手笔,而在后纸胡子昂题跋中也未提及此图,只论吴叡书法,可见此经卷应为吴叡隶书之佳作。此书作于元…- 0
- 0
- 1.2k
-
-
-
宋 赵佶 瑞鹤图全卷
宋 赵佶 瑞鹤图全卷 ,在线下载原版Tif和jpg格式预览图(下载后是超清无水印):4张分辨率:350dpi(4K工业印刷级) 尺寸:51x138厘米 像素:28000X5693PX 文件大小:tif原版12180MB jpg无损优化后210MB) 有无水印:无水印 格式:tif/jpg 资源介绍:宋 赵佶 瑞鹤图全卷- 0
- 0
- 1.2k
-
元代 赵孟頫 老子道德经
元代 赵孟頫 老子道德经,在线赏析和下载,超清原版Tif和jpg格式截图预览(演示图有压缩和水印处理):5张分辨率:350dpi(4K工业印刷级) 尺寸:174.89x134.88厘米 像素:26164X3950PX 文件大小:tif原版1276MB+ jpg无损优化后22MB+) 有无水印:无水印 格式:tif/jpg 资源介绍: 元代 赵孟頫 老子道德经- 0
- 0
- 1.2k
-
-
礼器碑 汉代隶书故宫博物院藏
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礼器碑》中正典雅,法度森严,飘逸而不失沉着,规整而不失畅快。笔画以瘦硬为主,粗细变化明显,尤其是部分捺画,劲健有力,干脆利落,粗与细之间形成明显反差,平正于外,奇崛于内,体势变化看似平淡,而结体细细推敲却并不简单,布局疏朗,而字字重心稳固,通篇骨力通达,神完气足。碑文字迹清劲秀雅,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 碑帖信息: 分辨率:300DPI 尺寸:17.55x32.…- 0
- 0
- 1.2k
-
东晋-王羲之 《远宦帖》 纸本26.1X170 台北
《远宦帖》亦称《省别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十五通尺牍。草书,6行,53字。王羲之在信中对周抚对家人的问候表示感谢,提及自己的妻子的情况时,对其病重非常担忧。信中还问及陶侃家人和一些同僚的近况。《中国书法全集》对《远宦帖》的书法风格评价为“偏锋侧锋甚明显,体势多有章草意味”。 用笔与气势: 《远宦帖》草法以简约为主,虽间有萦绕,亦简略不繁。两字连属者仅有“省别”、“小大”、“子亦”、“数问”、“救…- 0
- 0
- 1.2k
-
唐代-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卷》
《兰亭序》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51岁时的得意之笔,记述了他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稧事也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边,乘带酒意,挥毫泼墨,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 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王羲之因此也被后世尊为“书圣”。后人在研究其书法艺术时赞誉颇多:“点画秀美,行气流畅”,…- 0
- 0
- 1.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