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米芾<晋纸帖> 纸本行草书23.7×39.1台北
北宋:米芾<晋纸帖> 纸本行草书23.7x39.1台北 像素:4761x3100PX 分辨率:300DPI 尺寸:40.31厘米x26.25厘米 大小:42MB 截图预览: 资源下载:- 0
- 0
- 389
-
北宋-米芾《三吴诗帖行书》纸本
北宋-米芾《三吴诗帖行书》纸本30.6x63台北 像素:7448x3614PX 分辨率:300DPI 尺寸:63.06厘米x30.6厘米 大小:77MB 截图预览: 碑帖下载:- 0
- 0
- 794
-
北宋:米芾《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行书》纸本24X47.5
褚遂良摹兰亭序,兰亭八柱第二,欣赏和学习价值极高。每次欣赏该帖,内心五味杂陈。恨不能学得其中笔意。爱不释手,每一字一画都描摹在心中。 米芾:“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之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 0
- 0
- 1.7k
-
-
北宋:米芾《苕溪诗卷》
《苕溪诗》全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苕溪诗》的内容是米芾从无锡去往苕溪时所作的六首诗,是他的经意之作。《苕溪诗》通篇八面生锋,笔力雄浑老辣,潇洒自然,创造了一种天真活泼、激越昂扬的意境。 《苕溪诗》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法的典型风貌,与《蜀素…- 0
- 0
- 505
-
北宋-米芾:《梁简文帝梅花赋(全卷)》稀有拓本
北宋 米芾 梁简文帝梅花赋(全卷)稀有拓本27x1080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 0
- 0
- 2.1k
-
北宋-米芾《行书札》(全本)纸本33xs244
北宋-米芾《行书札》(全本)纸本33xs244 介绍:米芾晚期书法作品《行书三札卷》,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为米芾三封书信合裱而成。《长至帖》又名《公议帖》,是对一位官居“发运左司”的同僚的祝颂之词,愿他能“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干一番大事业。钤有“米芾元章之印”。《韩马帖》是向友人商借唐代韩幹所绘鞍马图,以供过节时“贵游宴集”赏玩之需。《新恩帖》则是给一位新任吏部侍郎的贺…- 0
- 0
- 253
-
北宋-米芾《蜀素帖》行书下载
《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 《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人称“天下第八行书”。 截图预览: 拟古 其一 青松…- 0
- 1
- 1.7k
-
-
北宋 赵佶 行书蔡行敕卷
刚正不阿的瘦金体,用来写行书是什么感觉?看看北宋书法家赵佶的行书作品《蔡行敕卷》就会有所体会和感觉。行楷草是相通的。 下载地址: 北宋 赵佶 行书蔡行敕卷 资源链接:- 0
- 0
- 765
-
唐代- 陆柬之-行书《文赋》
文赋的行书风格,让我想起了赵孟頫。大家看看是不是和《洛神赋》很像呢?文笔流畅,线条优美,真的很喜欢! 我们都知道,在唐代的书法领域几乎就是楷书与草书的天下,而这两种书体似乎也更符合我们心目中的大唐的形象。其实,虽然其他书体在唐代比较少,但也不代表没有。比如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位书法家陆柬之便是一位以行书见长的唐代书法家,他的行书有"大唐第一行书"美誉。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位陆柬…- 0
- 0
- 1.5k
-
唐-褚遂良<摹兰亭序>(全卷)行书纸本24X88.5m
兰亭序有众多版本,该版本是唐代书法大家褚遂良临摹作品,看截图介绍,学习行书必备书贴 截图介绍: 其中,全卷之中提拔有很多,光是提拔就足够书法爱好者去欣赏了~ 下载链接:- 0
- 0
- 1.3k
-
-
-
唐代-欧阳询:《卜商帖》(全卷)纸本下载
《卜商帖》全卷纸本经典碑帖下载。《卜商帖》又称《卜商读书帖》,是欧阳询存世墨迹,纸本,高25.2厘米,横16.5厘米,行书6行,共53字。 前隔水有宋徽宗手书“唐欧阳询书”签,钤双龙、“宣和”连珠印。帖上有宣和内府诸印和一瘦金体题跋:“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有人认为这是宋徽宗的手笔。 此帖宋代藏于宋徽宗宣和御府,清代归安岐所有,后来成为乾隆皇帝御府的珍品,…- 0
- 0
- 1.6k
-
-
-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下载
关注书法公众号:书墨百家,公众号内回复:寒食帖,即可免费下载超清电子版碑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 0
- 3
- 1.6k
-
唐代-欧阳询:行书《仲尼梦奠帖》
《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仲尼梦奠帖》释文以“仲尼梦奠”开头,共七十八字,文字叙孔子梦奠之事, 有佛教无常、报应之意。无款印。 《仲尼梦奠帖》书法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 《仲…- 0
- 0
- 1.1k
-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卷(全卷)纸本27×160辽博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冷峻而富雄伟、严谨自偕挺拔,气势横贯始终,一气呵成,转折自如,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气定神闲、节奏明快,毫不拖泥带水的气质。 这种气质是属于一流大家的,不是一般作伪者能模拟出来。作伪者能模拟出笔法形态,但模拟不出快速书写而法度自存的功力。 即使《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是摹本(其实基本可以不做此想,因为透过最高仿真还原度的“法帖3.0”版本,我们丝毫找不出双钩填色的蛛丝马迹,反而锋毫高速…- 0
- 0
- 1.6k
-
唐-颜真卿 《祭伯父文稿》
《祭伯父文稿》又称《告伯父文稿》,全称《祭伯父濠州刺史文》。自署书于乾元元年(758年) ,行草书,文稿一篇。凡36行,计410字。原刻早佚,见宋《甲秀堂帖》本。 唐-颜真卿 《祭伯父文稿》- 0
- 0
- 1.8k
-
唐-颜真卿《争座位帖》行书草书
《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古诗。 《争座位帖》与颜的《祭侄文稿》、《祭伯文稿》被合称为“颜书三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并称为“行书双璧”。此稿信笔疾书,苍劲古雅,为世所珍。 《争座位帖》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北宋长安安师文以真迹模勒刻石(此本被称为“西安本”),因摹刻精…- 0
- 0
- 1.7k
-
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 行书 结体 在结体上,《祭侄文稿》打破了晋唐以来结体茂密、字形稍长的娟秀飘逸之风,形成了一种开张的体势,结体宽博,平正奇险。 一是宽郎舒展,外紧内松。字中戈挑多不挑出,而作断竹一顿,如“岁”、“戊、戌、贼、我”、“残”、“哉”等字。这正是颜字内放外收的典型之处。 二是多横向展势,左右偏旁或相向、或相背、或同向。尤其是相对的边竖,使传统的内弧相背为外弧相向形。如“蒲州、丹…- 0
- 0
- 1.1k
-
晋-王献之-中秋帖手卷(全卷)纸本27X11传世名帖
晋代王献之书法手卷《中秋帖》全图,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为晋王献之书 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行书3行,共22字,释文: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无署款。- 0
- 0
- 2.1k